浅谈科技安全

时间 : 2022/07/04 08:48:29 来源 : 江苏省地质物资供销公司网站 【字体: 【打印】


最近我观看了一个节目《护航之道-总体国家安全观》,在我看到经济安全和科技安全的时候,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。一枚小小的芯片牵扯的不仅仅是产业安全,更是经济乃至国防安全。在现代这个信息化高速运转的时代,芯片对于信息产业来说,相当于是工业里边的钢铁的位置,工业时代没有钢铁那就没有工业,没有芯片就没有信息产业。美国作为芯片技术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,并且在技术上一直处于垄断地位,这给依赖美国芯片技术的国家预埋了深重的科技风险。我国一批批有担当的科技主体,致力自主开发新型芯片,以求摆脱受制于人,高质量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创新和进步,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,科技兴则民族兴、科技强则民族强。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,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。

对于芯片的了解来源于我的专业,小小的芯片基片材料便是单晶硅,我研究生时期的研究方向是光伏行业,当时算是比较热门的行业。因为从2001年开始,随着各国对绿色清洁能源的重视,太阳能补贴政策的扶持连续高速增长,光伏行业作为新兴产业,势头强劲。而江苏全省拥有光伏企业600多家,从业人员12万人,当时作为国内光伏产业绝对的“龙头老大”,这期间针对光伏产业也衍生出了很多学科专业。直到2012年美国裁定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,开启了对华光伏贸易战,江苏光伏众多企业也在当年这场贸易战中损失惨重。江苏光伏企业的困境,不仅仅来自美国的贸易制裁,产能过剩以及“两头在外”的现状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。上游多晶硅材料依赖进口、下游组件依赖出口,这就是关键性的“两头在外”的结构性问题,一旦国外厂商联合掐断供应链,如同被人掐住喉咙,下游企业处于无米状态。国内生产提纯技术落后,自主生产成本过高,在国际竞争中毫无优势可言,之前吃的是补贴红利,一旦加收关税,中国的光伏企业势必毫无胜算。小一些的企业纷纷倒闭,大企业也未幸免遇难。最出名的便是无锡尚德,全称为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,曾经的全球排名第一的光伏设备制造商在2013年宣布了破产重组。我所在的大学对口输出的天合光能,当年也只能靠着裁减大量员工来勉强维持。当年的情况现在回想起来都是让人很压抑,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就业,大量光伏企业员工失业面临再就业的困境,而高校中又有大批的毕业生需要进入这个行业。一场贸易战最直接影响的便是经济,而带来后果就是失业待就业人数激增,社会稳定的环境会被打破,消费萎缩,社会负担加剧,人们幸福感下降,引发更多不安全因素。

在这种大环境之下,国新能源略规划及配套政策纷纷出台,一方面国内大力扶持光电行业,拉动了内需,尽可能的消耗掉过剩的产能;另一方面加强光伏企业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。从根本上扭转多晶硅材料依赖进口的局面,国内企业也是纷纷开拓产业链的各项环节,目前我国的光伏产业已经掌握了多晶硅生产全流程的核心技术,通过信息化、智能化生产能够实现制备高质量、低能耗、低成本的高纯多晶硅产品,生产过程也实现了物料利用率高、能耗低、绿色环保。自主研发,自主生产,保证了供应链的安全,更高质量的核心原材料为下游产品的关键性能提供了可靠的保障,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,低成本的原材料也给了下游精密制造行业产品较强的议价能力,真正打破了“议价能力低”和“抗风险能力低”的“双低”局面。

虽然国家已经从根本上扭转颓势,但时至今日欧美国家对中国光伏产业的打压依旧没有结束,2018年,特朗普政府通过“201条款”,对进口光伏产品征收30%关税,为期四年,每年降低5%。但到了2020年,特朗普政府又将2021年对进口太阳能面板的关税提高到18%。应对这样的高税率,中国光伏企业选择了“走出去”,前往东南亚设厂,但仍逃不过美方的“重点关注”。2021年6月,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实行“暂扣令”,即使是东南亚产品也需海关查验。今年2月,加利福尼亚州光伏组件企业Auxin Solar提交实名请愿书,称中国制造商将生产转移到柬埔寨、越南、马来西亚、泰国等国,以回避美国对中国太阳能产品征收的关税。美国商务部在3月对上述四国发起“反规避关税调查”,而一旦相关调查落地,可能导致最高250%的追溯性关税。

所以,关税依旧是美国对华贸易战的重要筹码,而在关税的问题上,政治因素明显是高于经济考量的,这是一场没有硝烟,没有流血,也看不见的战争,双方博弈,局中人、行动、信息、策略、收益、均衡和结果,每一环都不能单独分割出来。我们每一个人均不能置身事外,为国家安全而思考和行动,人人有责、人人可为。

经营管理部 栾萍